郸城唐桥:一枚鸭蛋里的非遗传承|新春走基层

  • 首页
  • 快三官方正规团队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快三官方正规团队 > 新闻动态 > 郸城唐桥:一枚鸭蛋里的非遗传承|新春走基层

    郸城唐桥:一枚鸭蛋里的非遗传承|新春走基层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5:08    点击次数:64

    【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李雯雯】在豫东平原的郸城县,有一种鸭蛋,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,更承载着数百年的文化记忆,这便是郸城唐桥鸭蛋,一个被县志认证、让光武帝刘秀念念不忘的舌尖上的非遗。

    在春节期间举办的郸城县首届年货节现场,“河南老字号唐桥鸭蛋”摊位前人头攒动,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品尝、购买,成为年货节上的热门商品。

    “河南老字号唐桥鸭蛋”的传承人闫路路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三河汇合口的水草丛中,生长着一种奇特的虾,头部发红,夜间发光,当地称为“火虾”。鸭子吃了这种虾,下蛋个大皮薄,有一部分外壳也是粉红色的,晚上捡拾鸭蛋时用手电筒一照,呈红色荧光。故又名“火虾鸭蛋”。这种鸭蛋经腌制后,蛋清洁白如玉,蛋黄紫红色如细粒朱砂,挑起蛋瓤油珠往下滴,咸不浓、涔不甘,鲜美宜口。相传当年刘秀为王莽所迫,路过此地,吃了火虾鸭蛋,感到香浸肺腑,身轻体爽,连声称好,直到他做了皇帝还念念不忘。从此,唐桥火虾鸭蛋闻名遐迩。

    唐桥村坐落于黑河、晋沟河汇合处,两河汇流后名为茨河,是淮河的支流。唐桥人世代与水相伴,耕田糊口、养水产富家。而唐桥鸭蛋的秘诀,就藏在这三河交汇处的河水里。

    据《鹿邑县志》(郸城1952年建县,唐桥原属鹿邑县)载:“唐桥店鸭最佳,以皮腌之,较诸南方高邮所制更为肥美,土人为之唐。其附近村庄,或有仿为者,皆不及。盖由于水土所宜,迁则弗能为良。”

    唐桥鸭蛋的制作技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。2023年12月,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,“唐桥鸭蛋制作技艺” 被列入第六批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    “我们都是选用本地农户散养的麻鸭生产的鸭蛋,以食盐、白酒、花椒等天然香料腌制,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腌制时间,确保每一枚鸭蛋都咸淡适中、风味独特。腌好后的鸭蛋还要经过专业机器清洗干净,过一道强光,照出‘有缝的坏蛋’和双黄蛋,经历二次分捡。”闫路路表示,在唐桥鸭蛋生产基地,一枚鸭蛋要经过精选粒重、浸拌黄泥、腌制30天、清洗光检、高温烘烤、包装出库6道流程方能走上消费者的餐桌。

    对于很多郸城人来说,唐桥鸭蛋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种乡愁的寄托。在外地工作的李先生说:“小时候,家里来亲戚,母亲总会煮上几个唐桥鸭蛋,那咸香的味道,让人记忆深刻,现在每次过年回家,我都会带一些唐桥鸭蛋回去,和同事们分享家乡的味道。”

    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,唐桥鸭蛋这一非遗美食逐渐走出郸城,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。闫路路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,他们一直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,同时开发了真空包装、礼盒装等产品,能够更加方便外地消费者的购买和携带。“未来,我们将继续坚持传统工艺,保证产品质量,同时加强品牌建设,希望能通过电商平台将唐桥鸭蛋销往全国各地。让唐桥鸭蛋走出河南,走向全国,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豫东平原的美味。”闫路路说。

    记者手记:

    从刘秀辇车扬尘中的惊艳,到寻常百姓餐桌上的红油咸香,唐桥鸭蛋的嬗变映照着非遗文化的生命力。新春的爆竹声中,切开流油的唐桥鸭蛋,琥珀色的光泽里跃动着不同时空的身影,讲述着黄河故道上的坚守与新生。

    责编:陈玉尧 | 校审:杨春旺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万军伟



    TOP